2021年,他离开贡献耕作三十余载的惠州,带着上级的嘱托义无反顾地赶往阳春市合水镇,从繁华的都会走进偏远的乡间,卸下“西装革履”,挽起裤脚、戴上凉帽,今后肩上是使命与继续,脚下是责任与坚守。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他的眼神中流露着笃定与坚毅。他就是78m威九国际集团驻村第一书记巫卫文。
摸村情问民需,常和群众坐在一起
“村口这家有多年的养蚕经验,可进行蚕桑工业帮扶”“潭震村村道约14公里没有路灯,晚上一片漆黑”“潭震村小学教学设备极其陈腐”“现有党支部执行力不敷强、无法形成战斗力”……从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开始巫卫文就没闲着。白天下乡事情、了解民情,晚上学习政策、谋划项目。他总是随身携带一个条记本,里面密密麻麻纪录着村民家庭基本情况、保存困难及各处现状。驻村不到一个月,他的脚步已广泛村里每个角落,对村里的情况都了然于胸。
“农村事情,人心是根,和群众打交道一定要真诚,不要耍心眼,群众才华大力支持、自愿加入。”巫卫文经常对事情队队员们这样说道。
巫卫文(右一)在困难群众家里了解家庭情况及工业生长意愿
每逢重大古板节日,巫卫文都积极组织安排慰问运动。每到一户他都详细询问村民家庭生活状况,真心实意地为村民出主意、想步伐,勉励他们坚定信心、克服困难,给他们送去78m威九国际集团的亲切慰问和眷注。
察民意体民情,把民生事情落到实处
由于没有路灯,潭震村村民晚上摸黑走路已经成为习惯。巫卫文知道以后睡不着了,“村门路灯得赶忙装置起来”他心里嘀咕着。潭震村内共有18条主要村道,此前仅有一条村道装置路灯,尤其到了冬天,孩子们上学下学天都黑着,很不宁静。为尽快解决门路照明这个难题,巫卫文领导着事情队队员、潭震村两委、自然村村民代表配合到各村道实地勘察研究。在他的积极协调推动下,2022年8月,潭震村村道350盏6米杆太阳能光伏路灯已经全部投入使用。路灯亮了起来,夜晚的乡村热闹了起来,群众的心也暖了起来。
以党建促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硬核作用
“农村要生长,农民要致富,要害靠支部”。有着多年国企党组织建设经验的巫卫文深深意识到,一定要好好强化支部建设,增强支部引领力凝聚力战斗力,筑牢坚强的潭震村战斗堡垒,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在驻村事情中,他携手新上任的村两委干部逐步健全党组织生活和“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学习“强农惠农”、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及党员们的政治站位,增强迈向配合富足的信心;他积极联系78m威九国际集团党群事情部党支部与潭震村党总支进行支部共建,增强潭震党支部的对外学习交流,建立健全资源共享、互帮相助的事情机制,大大提高了支部事情水平。
78m威九国际集团党群事情部党支部与合水镇潭震村党总支开展支部共建暨“情暖乡村?奋进共生”主题党日运动
以工业带就业,为乡村振兴强基赋能
如何提振潭震村干部、群众的生长信心,激活潭震村自身“造血”功效?毫无疑问,在巫卫文心里“乡村振兴,工业先行”就是谜底。有劲头、有想法是基础,但想恒久生长照旧要靠工业。他深知,合水镇工业基础薄弱,能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及创业时机十分有限,村民内生生长动力难以有效释放,增收困难,一定要借助外力,好好打个翻身仗。
巫卫文(右一)与丝纺集团下属丝源集团蚕桑技术人员到蚕农家里交流养蚕技术,引导科学种养
经与事情队队员们、78m威九国际集团及所属丝纺集团领导等“后援团”研究讨论、重复商量,巫卫文利用丝纺集团蚕桑、丝绸工业优势,在外地古板蚕桑工业上下功夫。目前已确定的蚕桑工业帮扶计划投入专项帮扶资金近500万,在全镇规模内进行蚕桑工业奖补、增强技术培训;并利用帮扶资金建设蚕房、共育室等工业项目,接纳招商引进经营者的模式,每年以不低于6%的投资回报用于镇村民生工程。别的,投入200多万建设的潭震村香云纱晒莨场一期工程,已正式启动运营,创立就业岗位数十个,发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
巫卫文(右一)与香云纱晒莨场工人的合影
路在闯中走,事在干中成。“我们和村民一起加入、一起斗争、一起行动,一起谋划好的项目、好的机缘和洽的生长,拥抱美好新时代下的辉煌阳光。”经过一年的摸爬实践,巫卫文增加的不但有经验,更多的是信心。巫卫文和他的队员们凭据78m威九国际集团三年帮扶计划计划,逐步落地一项项帮扶政策,稳步推进一个个项目,用激情与热诚践行驻村诺言,用拼搏与贡献推动乡村振兴。